NEWS新闻中心

新形势下,花卉苗木产业挑战不少

2019-05-11 15:12:05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近几年,我国花卉苗木产业进入转型调整期,在新的发展机遇下,花木产业如何应对挑战,行业人士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近日在北京举办的生态园林建设与苗木产业高峰论坛上,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中国园艺学会观赏园艺专业委员会主任张启翔深入分析了我国花卉苗木产业的发展状况、面临的新机遇、新形势下花卉苗木产业如何创新发展等问题,为行业人士提供了参考建议。

  张启翔介绍说,从本世纪初开始,我国花卉苗木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2015年生产面积达到约130万公顷,从2011年开始,产业进入调整转型与创新发展时期。花木产业在转型期呈现技术更新、产品升级、提质增效、整合重组等特点,调整的态势表现为有升有降、发展趋缓、调整明显、总体稳定。130万公顷的花卉苗木生产面积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虽然高速发展,但花木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很严重,解决这些问题对于产业转型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

  “总量过剩,结构性矛盾突出;同质化严重,低水平重复;40多种树木占苗木面积的60%以上;缺少地方特色品种;苗木质量多数水平不高。花木产业发展至今,只有4-6种树木成为我国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华南及西南地区数百个城市的骨干树种,城市逐渐丧失植物景观特色。120余种常用的花境材料中,90%以上是从国外引进的。5种常见的草花占据我国一、二年生草花用花总量的近25%,主要草花种类90%来自国外”张启翔一一列举了我国花木产业的各种问题。

  发展过程中,产业创新明显不足。张启翔介绍,新品种和新花卉总量少,缺乏突破性品种,难繁种类的关键技术依然没有重大突破,技术对产业的支撑不足,品种化、良种化、标准化、现代化的花卉企业不足0.4%。

  张启翔提醒行业人士,转型期园林绿化建设对花木产业提出了更高要求。园林绿化曾经有过豪华建设、过渡设计阶段,但近几年已进入营建节约型园林景观阶段,因此要求苗木质量更高。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与改良受到高度重视,对多样性生态苗木要求更加迫切。从城乡二元结构到城乡一体化转变,乡村景观建设与生态建设加快速度,对苗木质量的要求在提高。个性化消费发展快速,大众消费能力提高,花卉苗木服务家庭与个人的要求在增强。各个地区对乡土植物、高适应性、抗旱节水耐盐碱植物需求迫切。园林绿化行业对基质栽培苗需求量大,对容器大苗、全冠型苗、标准化大苗要求更高。多样化、特色化、高品质;标准化、基质化、现代生产技术;良种化的品种、品种化良种生产,这些成为转型期花卉苗木生产的发展方向。

  新时期,网络在线拍卖、基于互联网的销售模式等都在兴起,对于花卉苗木生产经营者来说,还要接受新的销售经营模式。那么,新形势下我国花卉苗木产业要如何创新发展?

  “花卉苗木企业首先要在国家发展重大战略中主动寻找发展方向和目标,把握住机遇。”张启翔认为。国家关于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的规划中涉及两个直辖市和11个地级市,生态环境保护是重要原则之一。长江经济带覆盖了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个省(市)。“一带一路”包括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涉及我国18个省(市、区)。

  这三大战略对花木产业来说,意味着重大机遇:200多万平方公里生态环境和绿化建设;200多个城市景观提升;多路、多带、多点生态建设;不同区域人居环境质量改善。因此,北方地区耐旱、耐盐碱的树木和花卉,抗城市污染的树木和花卉,南方地区耐水湿、耐湿热的树木和花卉,乡土植物,高品质景观花卉,多样性花卉树木及产品等,都将有巨大需求。

  “我国花卉苗木产业一定要走特色发展之路。”张启翔说。我国原产观赏植物有7000多种,植物区系特有成分高,约有50%-60%本土植物为我国及邻近地区特有,包括约256个特有属、约15000-18000种特有种。拥有如此多的植物资源,加强特色花卉研发非常必要。花卉苗木产业要注重并加大新花卉和苗木种类开发力度,开发新发现的种或属,开发处于野生状态、尚未应用的种类。


搜索